3月13日,科技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发布会。这是我国首次尝试对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和“科技重大专项”等计划支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通过挂牌、拍卖、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公开交易。
“十一五”期间,我国利用公共财政资金支持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技术市场合同交易共计128671项,成交金额2840亿元。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实现了价值。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蔡文沁介绍,此次公开交易活动初步筛选了26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涉及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
据了解,此次交易的生物医药项目共14项,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的科技项目。此外,公开交易的意向项目中还涉及节能减排、农业科技、信息技术领域,各有4大项目公开交易,项目涵盖LED封装材料、农林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助理李中华表示,公开交易可以使各个技术主体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易,改变了传统的“点对点”交易模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项目搜索成本。通过市场化的定价,能够完善技术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
蔡文沁指出,中国技术交易所将按照公开操作的流程,对项目的知识产权、法律状态等进行核查,并开展招商、发布公告等后续工作。今后将继续依托中级所等机构,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公开交易,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模式、高度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和规范的交易流程,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