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浦、南浦两座大桥,“跨越”浦西浦东连接起世博的美丽。林元培说,在英吉利海峡,英国和法国做的隧道通是通了,但是通之前整个工程做做停停,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林元培表示,跨两岸的大桥,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工程,“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我希望能够早日看到这个愿望成真”。 |
卢浦、南浦两座大桥,“跨越”浦西浦东连接起世博的美丽。走在园区里,抬眼望去,游客们都会为中国人在建桥史上书写的奇迹倍感骄傲。昨天,公众参与馆“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活动,特地邀请到了这两座大桥的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请他解密建桥的“幕后故事”以及未来发展。
建大桥前先拿小桥做实验
尝试前人未曾尝试过的,并且取得成功。在林元培(见图)看来,做工程容不得丝毫马虎,“当一个工程师和当科学家是不一样的。因为科学家失败了以后,还可以下次再来,再改进,不断探索。工程师却没有下一次,你出了问题,就是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作为工程师,不可以做不成,要么干脆说不做了,做就要成功。于是,林元培就先从一些小桥上积累经验,“把不放心的问题提出来,作为大专题,然后分解到一个个比较小的桥梁上”。
他举例说,恒丰北路桥里就“蕴藏”了一个课题―――80米钢管桩,“我们的构思对不对?还有没有什么缺点?”林元培告诉记者,现在的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徐浦大桥、杨浦大桥原型都是这个。
造桥,有三个关键点:结构构造的可靠、施工工艺可靠,以及结构分析可靠。“所以,得先在几座桥上进行检验,用实际的工程来检验。泖港大桥也是很好的案例,我们设计完了以后去施工,做完通车了,没有什么问题。说明200米斜拉桥构造是成功的。首次研制出来拉锁的锚头及其防腐体系,通车后没有问题。把钢索换掉,换的时候车子照样在走,被证明可以更换,这个也很重要。”林元培强调。
未来斜拉桥将有望跨1600米
桥有各种桥型,拱桥的桥型、斜拉桥的桥型、悬索桥的桥型。这些桥型极限跨度是多少?
林元培解释说:“现在,斜拉桥在南通已经做到1000米了,领先于国际水平。别的国家还没有这么大的跨度。那么,做到1000米有什么战略意义呢?比如,南京过江采用悬索桥的方案,悬索桥方案需要铆钉,而铆钉的价钱大概要占到整个造价的30%。如果说1500米做斜拉桥,就不需要铆钉,我们就省掉30%。”
做这个工程,首先得理论上可行,然后施工要做得出来。“我目前研究的内容,就是理论上它能不能做到1600米?”林元培坦言,这两方面都论证通过后再实践,实践下来行,才是真正行的。
希望大桥横跨海峡两岸
“台湾海峡通道已经开了好几次会了。”畅想未来,林元培直言,连通祖国宝岛台湾的途径无非两种,造桥或者隧道,“做海峡的桥,需要两岸的工程师共同合作。而在工程真正启动前,多做技术准备才是关键”。
林元培说,在英吉利海峡,英国和法国做的隧道通是通了,但是通之前整个工程做做停停,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台湾海峡通道是做桥好还是做隧道好呢?“这两个方案都要独立做,然后进行比较。经济上多少钱?要施工多少年?总的养护费用多少?都要研究。”
不过,作为建桥专家,他当然更中意造桥。
“我正在研究的是北线方案,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的新宿,大概就是100公里出头一点就可以上岸。这个北线方案将‘准备’10个车道,容纳10万辆车绝对没有问题。另外,平潭到新宿大概只需一个多小时。”林元培坦言,整个工程难度不小,“因为台湾海峡是一个浅海地区,一般的60米深,最多不超过80米。如果这个海峡深度是200米,桥梁方案就做不成了。虽然‘前提条件’满足,但还是需要技术支撑。幸好在南京长江大桥等桥梁工程中,钢结构构造已有成功先例。目前,要想办法在南海做关键技术的实验,并把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用到台湾去。”
林元培表示,跨两岸的大桥,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工程,“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我希望能够早日看到这个愿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