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召开会议强调,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总的方向,但2010年货币政策的宽松度肯定与2009年是不一样的。所谓宽松就是要保持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尤其是生产企业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要把握好节奏,我认为应该小步慢跑。”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对本报记者表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去年央行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数据显示,2009年货币信贷总量较快增长。年末M2和M1分别增长27.7%和32.4%,分别为1996年和1993年以来最高。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达4.69万亿元,增速为31.7%,为1985年以来最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很大。总体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去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央行十分重视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
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时期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显然,做到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政策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春节前央行发布公告,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决定,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今年时隔一个月的第二次上调。
黄少安告诉本报记者:“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应对新形势的灵活之举。与此同时,随着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如何在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政策微调,也就是说如何相机而动,是对货币政策决策上的巨大考验。”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下一步可能还会有措施出台,但我认为措施的力度不要太大,要慢慢来,力度突然太强,负面作用可能会增大。
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样引人关注的是1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1月末,M2同比增长25.98%,M1同比增长38.96%,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1.39万亿元的人民币新增贷款虽然比市场此前的预计稍高了一些,但还是基本符合预期。对比2009年1月份信贷情况以及根据目前我国尚处特殊经济时期这一情况来看,1.39万亿元新增贷款量基本处于均衡合理的范围内。
那么,在2010年如何力争实现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均衡、结构优化?对此央行在200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结合2010年经济增长实际需求、物价变动并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市场流动性状况等因素,合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水平。金融机构要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月度间过大波动。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使贷款真正用于实体经济,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对此,黄少安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货币信贷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很大,且随着形势变化信贷投放的波动性也比较大。在2010年要更加注重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均衡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改善信贷服务,信贷政策要‘有保有控’,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还需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表示,随着危机高潮渐行渐远,某些刺激性政策需要逐步退出,某些刺激性反危机政策的负面后果也需要消除,但政策调整不能是任意的,需要通盘考虑调整的成本和收益,也要考虑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
2010年既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启动“十二五”规划做准备的关键一年。需要面对各种有利与不利的因素,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发挥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