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随着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中国经济走出了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态势,“保八”大势已定。
2008年前11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31.8%,工业增加值减幅高达2/3,中国进出口总额为-9%.2009年年初,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中国政府毅然提出当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8%左右的目标。随后,这一目标被国际观察人士称之为中国的“保八”征程。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速回升到8.9%.2009年GDP数据预计在2010年1月底公布,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保八”无虞。
1、“四万亿”立竿见影
2008年底,中国政府启动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一揽子计划,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市场直接注入强劲动力。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实现后,不少专家认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安排的重点实际上是在2010年,因此,4万亿计划在2010年的具体执行,关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事实上,2008年10月以来我国经济刺激政策主要是针对投资的。下一步还需大力发展投资,需要注意的是:中部、东北三省以及西部投资意愿大于沿海;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投资力度很大,而民间和社会投资如能得到带动,将是投资持续增长的长期动力。
2、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成效显现
2009年1月中旬,国务院相继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规划涉及范围之广、政策力度之大、决策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点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这些振兴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为3年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产业振兴规划与4万亿投资计划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是给政策、给思路,着力点在于产业升级,并让市场发挥作用。这也是对上一轮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修正,也可以说做了多年来国家想做而又未做的事情。
3、结构性减税利好不断
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减轻企业负担;随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中央要扎实地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包括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型的收费,对住房转让环节的经营税暂行一年减免政策等。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安体富:有人担心,如果继续减税,财政的承受能力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与前几年赤字很小甚或有结余的情况相比,今年的财政风险肯定会加大。但是,与经济衰退的风险相权衡,赤字的风险肯定要小得多。而且,一旦我们走出困境,整个财力水平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4、“天量”信贷前所未有
2009年10月14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达到29.31%,增幅比2008年末高11.49个百分点;新增贷款总额共计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天量信贷”骇人听闻。
点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与当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比,此次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力度更大,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更强烈。“天量信贷”已促使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但同时通胀预期有所抬头。过剩的流动性引发人们对2010年物价上涨的担忧。另一方面,如何确保巨额信贷流入实体经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也考验政府宏观调控策略,影响今后货币政策走向。
5、区域规划竞相出台
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此后几个月,国务院相继批准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海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等十多个区域振兴规划。
点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严法善:区域规划大面积“开花”,实际是中央希望地方充分发挥经济建设主动性、积极性,地方利用中央给的政策,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经济。国家出台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虽然有各区域之间相互竞争的因素,但也是国家宏观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