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千年羊城,南国明珠。2008年,广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4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今年上半年已达60%,居全国内地大城市第二位。种种迹象表明,广州已进入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阶段,加强与提升广州和大型骨干企业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来得重要迫切和不同凡响。
“鱼潜芦苇荡,鸟栖红树林,莲荷映日美,人鹤两忘归。”在广州万顷沙珠江水和伶仃洋的交汇处,一眼望不到边的湿地公园,每年前来栖息、过冬的鸟儿多达10万多只。
离湿地不远,中船集团龙穴造船基地研制的中海30.8万吨原油轮“新埔洋”号在礼炮声中徐徐出坞,鸣笛远航,结束了华南地区长期不能建造10万吨以上船舶的历史,龙穴岛一举成为单船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造船能力可至300万吨的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东方电气集团南沙工厂1400吨的巨大桥式起重机将自主推出的首个国产核电蒸汽发生器冉冉吊起,运出厂房,工厂短短几年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核电制造基地。
像中船、东方电气一样,改革开放尤其近7年来,一批以央企为主打的大型骨干企业扎根广州,鹤舞羊城,见证广州产业升级,劲推广州由“工业型经济”迈向“服务型经济”,成为广州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三促进一保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生力军。
大型骨干企业挺起“中心城市”脊梁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重大项目挺起广州今日的脊梁,而抓住大型骨干企业就是抓住重大项目,广州的决策者深谙这一道理。
2002年以来的7年间,央企和其它国内大型骨干企业与广州合作项目共计31个,累计投资1346.47亿元。2008年,驻穗央企达到500多家(未含金融,含大型子公司),年末总资产5920亿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470亿元,营业利润近230亿元,税金210多亿元,从业人员约24万人,主要分布在工业、建筑、房地产开发、商贸、交通运输、物业管理、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领域。
“汽车市长”出身的张广宁,显然更加清楚大企业大项目对广州的意义。正是当年本田、丰田、日产、日野的进入,使广州一跃成为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2008年乘用车产量达到87.94万辆,跃居全国轿车产区第一,汽车成为拉动广州经济的第一引擎。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之母”。2008年6月,广州市与中船集团签署框架协议,决定在番禺大岗投资270亿元,新建以船用柴油机为核心的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园;随后,省、市、区三级联合提出:依托该项目,瞄准当前世界上重要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共建广州大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打造未来广州工业制造的“航母”,构筑通向世界级先进制造基地的桥头堡——到2015年,将累计投资该基地450亿元人民币,初步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体系,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弄惯了船桨锄头的番禺大岗人做梦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发生命运大转移。
7月29日,以6倍于行业速度高速增长的东风日产与日本日产公司同时宣布,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广州花都扩建东风日产新厂,东风日产在花都的产能一举增至60万台,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8月上旬,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徐平等20多位大型央企老总,齐齐出现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感受广州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定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雄心壮志,与广州市委、市政府一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计28个项目300多亿元,项目涵盖汽车制造、造船与海洋工程、核电设备、港口物流、移动通讯、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检测、生物制药、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一席话让广州人特别“知己”:在广州,汽车、钢铁、啤酒、钢琴等几个有影响的大企业都是国有的;在中国,国有经济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力量,相信央企也永远是建设广州、发展广州、促进广州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力量。
大型骨干企业扛起“总部经济”大旗
广州虽是全国第三大城市,但与真正的中心城市还有一定距离。根据北京市社科院发布的《(2008)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按照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计分,广州综合得分76.22分,位居第三,但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亟待加强,城市经济辐射功能和服务功能还比较弱……这些广州的短板,一直是广州决策者的心头之痛。
按照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的解读: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是中心城市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途径,
主角就是总部经济;谁能扛起这面大旗,谁就能问鼎现代产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田、丰田汽车和东风乘用车投产广州后,带动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等项目落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全省涌现汽车零部件企业1000多家。安利公司自在广州建厂、设立中国总部后,截至2008年底累计缴纳各类税款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2007年广州共有总部企业521家,尽管占全市企业总数不到1%,对全市的税收贡献却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中又以工业总部企业贡献最大。为此,广州提出:到2015年,总部企业税收占全市企业税收总额的比重要达到40%。
“总部经济还为中心城市制造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比较成功的模式——将企业总部保留下来,将不适宜的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留住企业最核心的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研发、销售等高端环节提升。”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激动地表示,“这与‘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广州服务’转型可谓不谋而合。”
据了解,广州对企业总部一般按三类来引进,不同的类别,引进的重点亦不一样。比如,跨国公司一类,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广州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形成跨国公司在东亚、中国及华南地区的金融总部、研发总部、采购总部、制造总部、营销总部和贸易总部。
最新数据显示,依托大空港、大海港、大信息港,目前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70家,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企业超过60家,认定为中国总部的为10家。
根据“南拓、东进、西联、北优、中调”的战略思路,今年6月,《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又迅速出台,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十大载体建设:广州总部经济集聚区、广州空港—海港经济区、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广州核心区、广州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圈广州核心基地、广州华南科技创新中心、信息广州、广州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广州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和穗港澳合作平台。
8月20日,在香港举办的“穗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会”上,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进一步呼吁:30年前,香港制造业的“前店后厂”模式锻造了世界工厂“珠三角”,今天,期待着广州服务业与香港也形成“前店后厂”。
这使得加强与提升广州和大型骨干企业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大型骨干企业更爱绿色GDP
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一直是一座以包容和理性而引人注目的城市。最可敬的是,它没有像有的地方那样,不惜以环境代价换来暂时的经济腾飞,一朝醒来发现“有命赚钱,没命花钱”,而是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重,努力构建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市民享有充分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的城市。
千年羊城,南国明珠。“让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这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广州筹备2010年亚运会所提的要求。
来自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领事们至今还在回味几年前踏访南沙的动人场景:天后宫下海波粼粼,红树林湿地候鸟云集。让人牵挂的还有JFE钢板有限公司厂房檐下的那个燕巢:每年春天,一对燕子都会前来筑巢,育出几只小燕子……
然而,为了春天燕子还来,为了绿色GDP,广州人和中石化联袂上演了黯然神伤、难以割舍的一幕。
8月10日,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正式宣布:出于环保因素考虑,原选址南沙的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最终定址湛江东海岛。
消息传来,尽管早有传闻,一些为之奔波操劳5年之久的广州官员还是哭了!这毕竟是一个投资90亿美元、规划年炼油1500万吨和年产乙烯100万吨的“巨无霸”项目啊,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合资炼化项目。
为此,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坚定地表示:“广州是广东省的广州,我们要服从大局;何况生态优先、民生为重,本身就是广州孜孜追求的目标?现在看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在产业转移方面,广州确实是表现了‘大哥’应有的气度。去年省里搞共建产业转移园,粤东粤西多个市都争着跟广州结对子,结果广州和梅州共建了产业转移园。后来省里要求广州再带两个市,我们赶紧找到广州市,最后广州选择了我们湛江和阳江。”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回顾全省产业转移园“结对子”时的经历,连说“幸运”。为了感谢“大哥”的深情厚谊,湛江方面特地将大型钢铁项目和中科炼化项目“落户”在“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
三大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也加快了广州“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步伐。据了解,去年以来,广州市已经向外转移企业174家。广州借此腾出发展空间,
为央企和其他大型骨干企业进入搭起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大平台;同时延伸了自身产业链,提升了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力和辐射力。